語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诤婉R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于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一致的簡體漢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準,民間以簡體字為主但偶爾也會出現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的現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為英文,因此公函、商務往來和其他經濟業務性質的書信通常以英語為主。
文化傳承
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華人,刻苦耐勞的精神底蘊,勤奮實干的創業精神。他們與各族和平相處,積極融入、反饋于當地社會。中華文化精髓也深深影響著新加坡的生活型態。如歡欣多彩的農歷新年,或慎終追遠的清明節和傳統祭祖普渡的中元節。當然風行于華人文化的風水之說,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項建筑設計里面。
宗教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也因此匯集了世界上多種宗教,佛教為新加坡第一大宗教,其他宗教依人口多寡分別為基督教、伊斯蘭教、儒教、道教和印度教。
從2000年至2010年間,基督教、無宗教信仰及道教比例分別增長了3%,佛教比例略微下降,其他信仰則仍保持穩定。各宗教信仰情況大致如下:印度教占總人口5.1%,教徒超過8萬人,基本上是印度族裔,寺廟約共22座。;佛教占總人口的33.3%,信徒多為華人;伊斯蘭教總人口的占14.7%,具有馬來或巴基斯坦血統的民眾基本為穆斯林,另外也有一部分印度血統的穆斯林,全國現共有穆斯林約34.8萬人,并建有清真寺約80座,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花蒂瑪清真寺和蘇丹清真寺;基督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及其他教派)占總人口的18.3%,10歲以上的信徒36.4萬人(占14.6%),有266座教堂。新加坡最早的教堂是禧街(Hill Street)的亞美尼亞教堂(Armenian Church)和圣安德烈路的圣安德烈教堂;道教占總人口的10.9%,信徒基本上為華人。
據統計,有將近86%的新加坡人有宗教信仰。相對以上主要宗教而言,其他宗教人數較少,合計只有1.1萬余人。錫克教是19世紀從印度傳入的,在新加坡有7間錫克廟,如奎因街的錫克廟等,教徒主要是錫克族警察、保安員。猶太教在新加坡有兩個會堂。拜火教在新加坡則沒有廟宇。
蘇公網安備3201130232266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90120 蘇ICP備17009794號-33 版權所有:南京課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marler.cn